原创 【光明时评】激发千行澳门 今晚开百业走技能报国之路
【光明时评】
作者:马小强(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进一步激活各类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基础力量。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发展成绩显著,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建设技工院校超过2500所,平均每年为生产服务一线输送近百万名技能人才。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占技能人才比例约30%。创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是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企业要发展,人是第一位的。当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蛟龙”深潜,每一项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背后,“大国工匠”都是支持制造企业由大变强的厚实脊梁。放眼各行各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深厚潜力也在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产教融合、技能强企提供了有力政策牵引。本次发布的《意见》进一步从多方面支持企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下一步,应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瞄准我国技能人才长期数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扎实推进政策落地。
以实招硬招激发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企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可以依托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为主体,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例如,在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该计划以“产才教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方式,培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一批敢于创新、刻苦钻研的能工巧匠涌现了出来。
以创新举措支持企业技能人才人岗相适。当前,数字化浪潮加速演进,应支持企业围绕“智能+技能”“数字+技能”,培养适应产业变革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鼓励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支持企业按需设立学徒岗位,对新招用职工、在岗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学徒培养,“以老带新”树典型、助成长。
以务实政策促进技能人才主动提升技能。技能成才,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磨炼,这个过程既需要精神鼓舞,也需要物质激励。企业要强化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可支持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指导企业将“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引导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施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办法。支持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节日慰问和出国(境)培训交流等活动,增强企业技能人才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以制度保障推动技能强企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高效融合,应健全技能强企多元经费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发掘各地企业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大力推广实施;加强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放大政策协同效应。结合实际将企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纳入地方人才引进目录和城市直接落户范围,按规定落实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政策,推动技能强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时代呼唤技能报国。期待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把技能强企誊刻在千行百业,让技能人才多起来,中国企业强起来。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2日 02版)
甚至有落马官员平日霸道惯了,到庭审现场还“收不住”,中纪委官网就曾披露这样的案例。2021年底,四川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黄桢富贪污受贿案在青川县人民法院进行公开庭审,庭审现场,黄桢富用一番话打断了控辩双方的辩论:“别说了,听我的,这个事情我认。审判长我坚决认罪认罚,没有异议。”这让现场接受警示教育的党员干部们震惊不已。熟悉黄桢富的人对此则表示意料之中:“平时霸道惯了,到了庭审现场也难以转性。”一名工作人员透露,一有客人来,黄桢富就要求员工去挨个敬酒,哪怕不会喝酒,茶水是烫的也得一饮而尽,否则他当场就要大发雷霆。
此外,今年中新两军互动增多。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解放军海军导弹护卫舰玉林舰、猎扫雷舰赤壁舰将赴新加坡参加“中新合作-2023”海上联合演习及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随后8月底至9月中旬,中新“合作—2023”陆军联合训练在新加坡举行。
据海关总署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关发布”20日发布的消息,为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原产地证书申请人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中国贸促会申报系统等申领原产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