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明时评】繁荣文旅消费须培育新增2023澳门资料大全免费下载长点
【光明时评】
作者:周 密(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春节氛围渐浓。在北京,“王府井金街过大年”活动携手老字号带来商圈迎新春的热点,除此之外,模式口街区的新春嘉年华,门头沟长安天街的特色庙会等,也让人们在逛街购物之余,还能体验浓郁的京城年俗年味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一系列支持文旅消费的有力政策,意在进一步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这要求从流量到增量,切实将文旅消费活动转化为文旅消费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各地普遍将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并通过提高消费意愿、聚焦消费群体、丰富消费场景、调整消费结构等多种方式增强政策配套,引入消费流量。比如,一些地方关注消费主力逐渐从传统的观光旅游群体向细分市场延伸的趋势,聚焦“一老一小一少”消费群体需求,在发展银发康养旅游和亲子游的基础上,积极迎合满足年轻群体对小众化体验的偏好。
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也是促进文旅消费的重点。北京、上海举办的《消失的法老》VR大空间体验展,让游客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古埃及文化;天津意风区通过对200多栋百年历史建筑“一楼一策”精准活化,推出了丰富的“洋楼+”文旅商融合场景。
另外,2024年我国与多国达成免签或过境免签协议,延长了免签停留时间,扩大了过境免签的适用范围,入境游市场逐渐回暖。这为挖掘国际潜力,拓展内外需消费结构提供了新机遇。近期,免签政策带动韩国游客访华热潮,不少韩国年轻人热衷于“周五下班飞中国”,到上海度周末。
从流量到增量,消费背后是产业、创新、人才、治理的综合统筹。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促消费方式,大大提高了消费流量,但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客多钱少”、客单低等现象。这说明仍需加强文旅产业业态和产品品类的配套供给,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供需规律加快城市消费产业的建设,优化消费供给结构;另一方面,适应消费者线上决策链路和线下消费链路相结合的趋势,不断优化调整业态体系,根据消费者“知道-关注-咨询-购买-口碑-复购”的消费决策链路,加强场景体验与口碑收集,形成良性的线上线下反馈机制。
面对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消费品类、消费模式、消费技术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适配和创新。2024年,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出海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带来新的启示。未来既需要参照其经验,不断形成新的消费产品,还需要通过策划等多种方式优化消费模式,比如用文化和旅游浸润社区生活,探索“景区+街区+社区”的发展模式。
随着文旅消费热的兴起,与之相关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目前在国内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并不多,专业型旅游人才紧缺与高学历旅游人才就业难情况并存。因此,针对专业人才的结构性困境,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文旅消费人才培养,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实践培养等相结合的培养体系。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旅消费的快速增长,也给卫生、环境、交通等领域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为促进消费,很多沿底商的道路需要允许车辆暂停购物,但是这些底商又处于交通拥挤路段,如何协调好促进消费与优化交通的关系就变得十分重要。未来按照消费链路调整需求,优化政府管理职能势在必行。政府治理思路需从管理企业、管理景点、管理商家转为管理供需闭环、管理消费链路、管理消费体验,主管部门应按照消费链进行整体招商、推介、运营等。
更好地按照文旅消费需求进行适配化的调整和统筹,是未来繁荣文旅消费的重要方向。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旅游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更好地拉消费、促增长、惠民生。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23日 04版)
“短期来看,公积金相关政策仍是各地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支持购房需求释放的重要举措,在降低购房成本的这一维度下,各地或将继续结合自身公积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因城施策,推行‘商转公’政策的城市有望继续扩围。”中指研究院认为,整体来看,“商转公”在降低购房成本的同时,也有利于一定程度上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会议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约谈指出,近日极兔速递、顺丰速运处理场所先后发生机械操作、装卸操作事故事件,充分暴露出企业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总部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分拣设备、货车装卸设备等安全防护不规范,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培训缺失,有规不依、冒险作业等依然突出,教训深刻。 约谈要求,极兔速递、顺丰速运要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责任措施等方面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坚决扛起安全责任,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现实的“国之大者”落实落细落到位。要深刻吸取事故事件教训,举一反三。要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的原因紧盯不放,持续深化处理场所“四不”问题整治,全面排查分拣设备、装卸车辆等隐患,严查分拣员、装卸员违规操作问题,提升处理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