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春走基层)上海闵行“葫芦书记”: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农村形象I新澳今晚开奖结果2023年8月P 走出一条“从无到有”的路
中新网上海1月21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汇东村村委会的办公点有些特别——它位于高架桥下方,由几间道班房组成。村委会的正南面是大治河,是上海最大的人工河,走两步就到了河边,两者在空间上呈“T”字状,给人的感觉是“世界的尽头有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巧合的是,汇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房长斌和他的团队,在这里走的就是一条“从无到有”的路。
2023年7月,房长斌作为上海市闵行区首批“驻村指导员”之一,被派到浦江镇挂职,担任区驻村工作组组长、汇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那一年,为了支持新引进的葫芦企业尽快入驻,房长斌带领村工作人员,主动搬迁至高架桥下道班房办公,把村委会原办公用房腾出来,解决企业办公问题;同时,积极探索“村党总支+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清退回购效能低的企业,发动村民参与种植、加工,合力打造“汇东四美”地区品牌,一体化解决企业办公、生产销售、品牌培育等问题。如今,汇东村“葫芦村”的名头越喊越响,房长斌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葫芦书记”。
房长斌还记得,2023年刚报到的时候,作为闵行的干部,他是“第一次知道”浦江镇有个汇东村,甚至汇东村的村干部“到(闵行)区里开会,别人以为汇东村是浦东新区的”。房长斌心里清楚,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农村形象IP,是提升农村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为此,房长斌和他的团队决定,要推动打造“葫芦村”的品牌形象,逐渐让大家知道上海有个“葫芦村”。于是,按照“一村一品”建设目标,汇东村依托新引进的葫芦产业,以市级示范村创建为契机,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开展村形象IP设计创意大赛、“闵行好物”地推、“沪上好物”线上售卖、各类媒体平台宣传等活动,让汇东村“葫芦村”的概念慢慢“深入人心”。
房长斌告诉记者,2024年工作重点是让“葫芦村”有“名”更有“实”。首先,打造“春种”品牌,开展葫芦苗领养暨种植加工培训活动。2023年,只在50户村民中“小试牛刀”,试点探索葫芦种植,当时推进略显吃力,因为新生事物,村民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只有尽快让村民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村民才愿意跟你走,为此,他们开展了第一届“葫芦王”的评选活动;到了2024年,一下子就有200户村民前来报名领苗,不仅村内葫芦种植覆盖面广了,还从本村延伸到了村外。
“我们打造‘夏品’品牌,举办首届葫芦美食争霸赛。村民和专业大厨一起,以葫芦为食材和灵感,上演一场葫芦创意菜品烹饪盛宴。相关企业还与村民联合开办‘福禄小院’餐饮店,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动老百姓创业增收。”房长斌说,他和团队接着就是打造“秋收”品牌,开展了第二届葫芦集中收购暨“葫芦王”评选活动。农户种植的葫芦不仅被葫芦企业集中收购,还评选出葫芦王及二、三等奖若干,获奖农户可获得3000元/户至300元/户不等的奖金。同时,请那些积极性高、种得好的村民,走上舞台,传授经验,并鼓励他们优先试种新的品种,提高种植收益。
聊到自己的驻村经历,房长斌还有很多故事可说。他始终认为,组织把他派到基层,不是去镀金和体验的,而是希望他加强历练,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所以他觉得,驻村干部在思想上既要主动“摒弃光环”,又要有“偶像包袱”——主动“摒弃光环”是获取基层干部群众信任的首关,基层干部群众不会因为你是机关下派的,就高看一眼、敬畏三份,反而对你是满怀期待,希望你能发挥作用、解决问题;而树立“偶像包袱”是维护机关形象的重要路径,驻村指导员代表的是机关的形象,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完)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我总觉得安置房以后不好卖,而且环境、物业都不如商品房。还有就是我们这的房票是可以转让变卖的,后续也可以把房票换成现金,所以目前还是比较倾向于换房票。”韩女士说。
一些美西方媒体一看到中国安全官员访问缅甸,就下意识地对相关安全合作进行西方式“脑补”。他们有的戴着意识形态眼镜,暗示缅甸仍是国际社会中的“异类”,对中缅在安全上“走近”十分警惕;有的则联系缅北最近的战乱形势,将中国描述成试图干预,甚至操纵缅甸内政的一个强权。不得不说,这些想象都是高度西方化的,它们反映出来的是美西方政治精英头脑中的安全观,而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