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渝“携手”五周年:唱好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双2023澳门正版资料大全免费城记”
中新社成都1月5日电 (单鹏)一场“机器人总动员”近日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下称科创岛)举行。活动的“主角”,是7台由科创岛入驻企业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作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核心区域,2023年10月投入试运营的科创岛见证了人形机器人等多项创新成果的诞生。随着成渝全面深化科技合作,科创岛与重庆明月湖科创园区实现联动,截至目前已联合开展160余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为成渝双城协同注入动力。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要定位之一。2020年1月,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中国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今年是成渝“携手”五周年。五年来,两地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科技创新加速提升,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之一。
“经过五年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初步形成,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也取得了突破。”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影响力已超出川渝,对中国中西部地区亦有巨大赋能作用。
五年来,成渝两地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先进制造业集群,现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四大产业集群。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川渝两地集聚了600余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和近300家汽车相关软件企业,四川时代、弗迪电池、德赛西威、华阳通用等龙头企业相继“落子”川渝地区。
“一辆‘重庆造’的汽车,离不开四川的配套产品。”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诚然,一辆在重庆制造的长安汽车,离不开产自四川的锂电池和零部件。目前,长安汽车约三分之一的供应商来自四川,每年合作订单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在软件技术方面,长安汽车与多家四川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发力自动驾驶业务。
五年来,成渝两地携手打造中国内陆开放新高地。2021年,成都与重庆率先创新中欧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联合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据统计,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过3.6万列,线路增至50余条,覆盖欧亚120余个城市节点,成为中国开行量最多、运输货值最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
“借由中欧班列,成渝地区生产的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持续走向海外。”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宁巍表示,中欧班列(成渝)服务于四川和重庆两地产业发展,尤其对生产型企业起到引领作用;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增加海外客户对中欧班列的了解,“今年,成渝两地会继续加强中欧班列合作,还将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铁路等进行深度合作,拓宽多式联运海铁体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平衡中国经济版图起到‘压舱石’作用。”汤继强建议,未来成渝两地要继续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巩固完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助力中国迈向工业强国。(完)
如果中美欧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能达成一些共识,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其中一个关键正如中方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所提到的,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反对利用技术垄断和单边强制措施制造发展壁垒,恶意阻断全球人工智能供应链。能否抱持这种健康的、建设性的心态,不仅关系到此次峰会的具体成效,也关系到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
25。加强涉外人才服务保障。支持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讲学交流、经贸活动等提供出入境便利。对在自贸试验区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技术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提供签证、工作许可、居留和永久居留、驾照转换等便利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支持自贸试验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16。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动建设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推进与国际陆港区联动发展。加快建设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扎实推进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推进跨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推动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强化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功能,探索建设“中国邮政中亚—中欧海外仓枢纽站”。支持发展中吉乌公铁联运,探索发展中巴多式联运,合作建设中吉乌等铁路项目,推动自贸试验区内陆港、口岸、园区、企业等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现有口岸现代化改造,增强铁路口岸能力,畅通自贸试验区多式联运大通道和末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