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科技考古赋能中华文明探源 揭示山西澳彩文化特质
中新网太原12月25日电 (记者 胡健)随着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这座距今4000余年的遗址引发民众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关注。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25日介绍,山西通过科技考古、联合考古等举措,不断揭示山西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特质。
当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太原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山西省文物局深度聚焦“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两个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攻关夏文化研究、晋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等4个重大课题,持续在夏县师村、襄汾陶寺、夏县东下冯、兴县碧村等10余处重要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依托芮城西侯度、襄汾陶寺、忻州尹村等重要遗址,山西省文物局不断推进田野考古实证。夏县师村出土6000年前石雕蚕蛹;沁水八里坪发现4000多年前三重环壕聚落及大型建筑基址;大同吉家庄佐证4000年前开颅手术成功案例……兴县碧村遗址、霍州陈村瓷窑址分别荣获2022年和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丰富了山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直根的历史内涵。
在科技赋能方面,山西省持续推进考古基地及实验室建设,不断拓展科技考古和文物展示利用空间,进一步揭示古代族群、聚落、生业等多要素的互动变化。冶金考古遗存研究表明,中条山地区是夏商时期中央王朝铜矿资源重要产地。环盐湖区域遥感考古调查,为古国时代遗存与古史传说的实证研究提供新视角。陶寺、碧村、八里坪等遗址动物、植物、人骨、古环境等检测分析,为复原古国时代生业形态与聚落结构等提供重要依据。
白雪冰介绍,山西省坚持“大考古”理念,成立山西省考古工作联盟,与山西大学共建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与吉林大学共建吉大夏县考古基地,与省内外8家单位共建“夏商文明考古研究晋南中心”,开展联合考古行动和课题攻关,形成一体化工作合力。(完)
此外,会议也对各地金融机构提出了要求。两部门表示,金融机构应加快审核。按照“推送—反馈”的工作闭环,金融机构要及时反馈项目存在的问题,各地要利用城市融资协调机制第一时间统筹解决,待项目符合条件后再次向金融机构推送,共同推动融资尽快落地。
2月25日下午,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听取和研究雨花台区“2·23”火灾善后和全市消防隐患整治工作。
邬贺铨彼时表示,针对5G商用发现的问题,面向2025年后的工业与VR/AR等新应用,开发和释放5G网络潜能,为6G创新探路,移动通信进入5G-A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