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建设银行2025年新年贺王中王100%期期准一肖词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我们作别并肩奋斗、砥砺前行的2024,迎来满载希冀与曙光的2025。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全行员工及家属、离退休老同志和关心支持建设银行事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新年的祝福!
回望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擘画了宏伟蓝图,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迈入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世界传递中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坚定决心。这一年,建设银行迎来70周岁生日,70载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一代代建行人矢志扎根共和国建设的千里沃土,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勇担使命,见证了建设银行的诞生、成长与蜕变,凝聚着历代建行人的智慧、汗水与风采。
这一年,我们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自觉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健全公司治理,加强内部管理,以完善“十个方面”体系夯基固本,强化自身韧性,激活发展动能。我们全力配合中央巡视,全面接受“政治体检”,把从严从实抓好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有利契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我们持续增强“三个能力”,切实履行国有大行使命担当。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行作出增强“三个能力”重要批示10周年,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重要批示激励下,改革创新,砥砺奋进。接力续写服务国家建设新篇,高效赋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积极支持区域战略一体化发展,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万亿规模信用卡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助力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夯实防范金融风险基础,以全面主动智能的风控体系助力构建金融安全网,“三道防线”协同控险成果巩固,“113”工作机制落地见效,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竞争能力,阿德莱德分行、上海全球金融服务中心成为国际网络布局新支点,稳外贸稳外资服务日益精准多元,跨境服务为“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互联互通架起金融“桥梁”。
这一年,我们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我们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股贷债保”打造一站式服务新生态,“投资流”“星光STAR”实现以科技支撑科技、以创新服务创新。我们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明晟ESG评级跃升至最高等级AAA,战略发展、企业文化焕新绿色底色。我们护航小微市场主体的成长远行,普惠贷款余额保持市场首位,“惠懂你”4.0服务进阶升级。我们共绘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健养安”品牌涵养银发经济生态,推动“夕阳”事业成为“朝阳”产业。我们锤炼数字化经营和服务数字经济能力,“双子星”总用户超5.1亿户,金融服务跨越城乡边界、点亮万家灯火。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金融为民,自觉传承张富清老英雄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从山东汶水两岸的生姜田,到西藏雪域高原的建设工地,从草原之上、煤海深处的内蒙古准格尔,到岭南腹地、果蔬飘香的广东茂名,全行2万余支“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张富清党员突击队”跨山越水,将金融服务送上门,把温暖送到心坎里。每一个迎接客户的真诚微笑,每一份精益求精的综合方案,每一次传递温暖的善行义举,背后都是建行人不辞山海之远的坚定信念、服务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怀。
不移担当之志,不舍尺寸之功。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建设银行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楫扬帆,坚守初心使命,坚定发展信心,扎实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新年的钟声开启了又一轮春华秋实,祝大家顺遂安康、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中共中国建设银行委员会
(“今日建行”微信公众号)
为推动全球供应链合作,中国推出了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这一重要平台。这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去年首届链博会吸引到515家参展商,覆盖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20%。一大批世界顶尖企业将链博会作为产品首发之地、创新之地、合作之地。与传统展会不同的是,链博会不单单是企业与客户之间洽谈合作的平台,同一产业链上的参展企业之间互动交流也非常踊跃,成为各方欢迎的一大亮点。第二届链博会将于2024年11月举办,与去年相比,已经有不少日本大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欢迎更多日本企业积极参展。
同日,中国移动在MWC 2024上发布5G-A商用计划:2024年将在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