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明论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助力经济高2024新澳精准资料免费大全质量发展
【光明论坛】
作者:张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做好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持续推进经济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我们要聚焦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不能急于求成、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传统产业的稳定亦可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并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土壤。这一辩证关系凸显了动能转换中双轮驱动的必要性,要求我们统筹好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把经济发展的引擎逐步转向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全球产业竞争的必然选择。新兴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双高的特点,能够创造全新的市场需求,蕴含着巨大的就业潜力。正因如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尤其是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传统产业的显著特征是大量依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有形要素,而在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上相对较少,导致要素组合的效率较低,且提升速度缓慢。传统产业通常在产业链中位于利润最低的谷底,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内企业之间往往会进行同质化低效竞争。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伴随着我国经济一路走来的传统产业在支撑经济稳定发展、推动中国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吸纳就业、保障民生和维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仍是保持经济体系平衡的重要力量。
通过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应积极寻找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机会,让新兴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已经成熟的传统产业中寻找广泛的应用场景,真正实现落地并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唯有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才能确保新旧动能的平稳过渡。
无论是传统产业的稳定与提效,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我们都必须依赖持续的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方向,也应兼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聚焦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力争在更多领域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另一方面,在传统生产方式中积极寻找能够通过新技术提升效率的场景环节,提高先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通过高端工艺和工程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利用技术创新实现旧动能的提质增效,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实现从低附加值环节到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
新质生产力来源于科技创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无论是新兴还是传统产业,产业的蓬勃发展都依赖于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新场景的落地实践。这要求我们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产业需求出发,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快速应用到场景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应更多倚靠企业,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等,增强企业主导的市场化科技创新能力,并鼓励其他市场主体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只有真正发挥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我们才能更深刻洞察产业需求,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并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实现双轮驱动。
兼顾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需因地制宜。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不尽相同,资源禀赋条件也各具特色,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各地的产业优势。目前,传统产业在很多地区仍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当地实际,不可盲目跟风,否则,不仅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还难以为新技术找到适宜的应用场景,甚至可能对当地的产业和经济结构造成冲击,导致区域经济失衡。
在兼顾新旧动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稳中求进是推动动能转换的重要原则。我们既要确保传统产业保持稳定,积极利用技术创新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提供牢固支撑,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增强新兴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新优势。两者有机结合的实现,必将促使中国经济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走稳走好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30日 03版)
“融资协调机制是当前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破解房地产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协调机制“应建尽建”原则,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既要高质量完成“白名单”推送,又要高效率协调解决项目的难点问题,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项目筛选,经金融机构确认后形成第一批合格项目名单。
我记得去年3月抵达日本履新时,日本媒体在机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努力维护发展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因为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一年来,我怀着这样的信念和愿望,同日本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努力推进中日各领域交流合作。对于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我始终主张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妥善管控处理。这不仅是过去两国关系重建发展的宝贵遵循,也是未来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