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突破、两提前、开奖特马料三提升 青海推进综合运输大通道、大枢纽建设
中新网西宁1月13日电 (记者 张添福)开工贵德至大武等9个总投资32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交通重点项目,实现“十四五”期间集中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重大突破;
提前实现公路总里程9万公里和路网密度12.5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十四五”规划目标;
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提升至80%,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脉络、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13日,2025年青海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西宁举行。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何灿表示,2024年,该省交通运输服务支撑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先行作用更加凸显,呈现出上述“一突破、两提前、三提升”的特点。
何灿介绍,青海加快推进综合运输大通道、大枢纽建设,2024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755公里,全省公路总里程达9.12万公里,其中,高速(含一级)公路里程达5150公里。
目前,《青海省公路网规划》等3项重点公路网规划编制基本完成,玉树至多普玛等一大批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重大支撑项目形成项目储备。
2024年,青海启动交通重点项目三年大会战,加快建设同仁至赛尔龙等20个续建项目,其中,瞿昙至化隆等7个项目建成通车,新增1处青川省际通道,沙木多至久治等6条省际通道项目有序实施。
“青海推进交旅融合发展,环青海湖旅游公路加快建设,倒淌河至二郎剑景区公路通车运行。”何灿说,玉树称多沿江、果洛甘德沿黄、海北同宝山等旅游公路加快实施,环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道提质改造全面完成,翡翠湖旅游公路等网红打卡路相继建成,全省84%A级景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公路网络加快形成。

何灿说,要以交通“大通道”建设促进青海省更好融入全国大局,聚焦构建全省“一轴三廊四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完善“出疆入藏”通道布局,推动“通甘达川”联点成网,畅通甘青新、青甘川、青藏三条陆路,加快构建“南下、西出”开放大通道;以运输“大循环”建设助力青海省更好服务全国大局,聚焦打造全省“123出行交通圈”“123快货物流圈”,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双枢纽,强化都市圈、城镇圈交通一体化发展,推进普通国省道待贯通和低等级路段提质升级,实现省内各功能分区、经济板块之间高效循环。(完)
吴江浩:中国是一个超大经济体,看中国经济应着眼纵深视野、进行全景观察,客观整体把握当下之形与长远之势。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巨大发展。就当前和未来而言,盯着一些短期、微观数据,继续用西方经典模型分析判断中国经济,仍将是不准确的。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依然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主席讲到的,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尽管我们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内外挑战,但中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吴江浩:最大原因是美国内一些人不接受中国取得更大发展,这是问题根本所在。为此美方大肆动员同盟国家,企图把中美之间的问题变为中国和世界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日本也被卷入其中。我们希望日方认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日美有同盟关系,中日也签有和平友好条约。这是经过两国立法机构批准的法律文件,双方都有履行的义务。日本国内有美国大选会左右世界局势的说法,但世界局势本不该被任何一国内政左右,其他国家也不应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无论美国内政如何变化,为了维护世界稳定与繁荣,中日关系都应坚持自己的独特“基轴”,其基本依归,就是我反复提到的中日四个政洽文件确立的原则和精神。希望日方同中方一道维护好两国关系的“基轴”。
吴江浩:这是我第三次来日本常驻,上一次是2003年到2008年。时隔10多年重返日本工作,深切感受到中日两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更大的变化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经历剧烈动荡。中日之间利益融合,面临重要合作机遇,同时受到国际形势特别是外部因素干扰,各种新老问题交织凸显。这是我们过去未曾遇到的局面,给双方运筹中日关系带来新困难、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