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跨国生态长廊 保护生物多样新澳2024管家婆资料性
中新网佳木斯1月5日电 (孙婧 记者 刘璐)1月5日,记者从佳木斯市委宣传部获悉,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打造跨国生态长廊典型经验做法,被评选为2024年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9个优秀案例之一,是唯一一个国际合作类的优秀案例。
据悉,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北部,东临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面积约19.81万公顷,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停歇地和繁衍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等2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种。
近年来,三江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打造生态完整、空间连续、功能提升的跨界自然生态长廊。中俄跨境合作20年间,生态保护成效明显。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333公顷,湿地恢复212公顷;对濒危植物朱兰、莲等持续开展监测和保护复壮工作;建设人工生境岛鸟类栖息地32个,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得到极大恢复,白尾海雕繁殖数量明显增多;东北虎、黑熊等大型猛兽跨界游荡和觅食活动日益频繁;建立智能监测系统,提升自然保护区数据精度和处理效率。
此外,通过“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爱鸟周”等节日,联合俄罗斯自然保护区组织青少年开展悬挂爱心鸟巢、湿地知识竞赛、野外放飞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两国民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完)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卡莱斯每次出现都会被媒体记者围堵,却始终婉拒采访,无论记者提问中美两军对话、地区热点问题或者对论坛的评价和期待,她都未作出任何回答。
9。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服装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纺织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棉纺织业,打造国家优质棉纱生产基地,提高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能力。利用现有对二甲苯(PX)产能,打造炼化纺产业链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纺织服装和电子产品组装、鞋帽皮具、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升林果、葡萄酒、乳制品等特色产品加工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支持新疆承接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转移,通过整合中亚国家初级产品、欧洲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部件制造能力,打造亚欧大陆产业链合作的重要节点,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就业吸纳能力。依托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