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吉林地震台网最新消息卫生健康服务彰显“温度”
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17日表示,今年,上海将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创建新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构建高原高峰学科群。上海会加快区域性医疗中心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区级示范医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资源整合,推动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统一、诊疗能力同质、检验检查互认。上海将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诊疗中心,持续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建设。
当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市政府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上海市民政局局长蒋蕊等出席记者会,介绍上海民生服务保障等有关情况。据了解,上海将围绕韧性城市建设,彰显上海公共卫生体系的“强度”,包括:聚焦“多病共防”,健全多点触发、快速高效的传染病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预警网络,不断提升监测的灵敏性和预警的精准性;凸显“平急转换”,细化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各项准备,加强全链条、全要素应急演练。
上海将围绕健康上海建设,彰显上海卫生健康服务的“温度”,包括:聚焦重点人群,持续做好老年人营养改善、口腔健康、认知障碍防治、母婴安全、出生缺陷筛查、精神障碍风险评估服务等专项行动;深化医教结合,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市民政局局长蒋蕊介绍,近年来,上海不断构建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上海已经连续27年将养老床位建设纳入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7.6万张,床位总量是充裕的。据悉,在街镇层面,上海共建成“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2家,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其中,针对老年人特别关心的助餐问题,全上海累计建成405家社区长者食堂、超2000个老年助餐点,吸纳了140余家社会餐饮店加入老年助餐网络。
闻大翔说,今年,上海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全市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置发热诊室或发热哨点诊室。据悉,目前,全市社区发热哨点诊室规范化建设率达89%。同时,申城加强健康管理服务,全市家庭医生累计签约1120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82.7%,主要是老年人,为重点人群关怀关爱和健康管理打下了基础。上海还启动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重点,结合健康体检,出具健康评估报告。
蒋蕊透露,上海在社区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和早期干预,打造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同时,上海在养老机构中加快改造专门收住认知障碍中、重度老年人的照护床位,目前全上海已有1.5万张。目前,全市养老护理员总体持证率已达82%。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加快发展科技智慧养老。目前,全市已建成77家智慧养老院,推广应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达到156家,陪伴机器人、智慧管理系统、远程安防等科技产品在养老院中已经普遍应用,助力改善老年人品质生活。(完)
中指研究院认为,“商转公”在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已购房家庭贷款利息支出,降低购房成本。但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商转公”单一政策很难扭转市场预期,仍需与其他政策协同配合,共同促进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
《方案》提出,赋予新疆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明确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强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等2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6。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丰富跨境电商、物流全程协同等地方特色应用。扩大自中亚等周边国家优质农产品、食品进口。率先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扩大周边国家特色中药材进口,对进口睡莲花、秋水仙、洋甘菊、石榴花、玫瑰花、牛舌草等新疆急需中药材批量开展风险评估,加快签订双边议定书。探索进口大麦加工为饲用芽苗的闭环监管模式。依托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加强与周边国家农产品、食品风险信息互通、检测执法互助领域合作。推进中国—中亚区域检验检疫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搭建中国—中亚法规标准信息交流平台。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探索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基础上,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集约化监管模式。对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实施分层查验、分类监管。做好进口资源性商品的采信试点工作,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